上星期一有機會去參觀一位朋友親戚的鴿舍, 在去之前就聽朋友說這位鴿友的「老白眼」很發揮, 南、北海征戰皆有不錯的表現,剛好我也正想找「詹森」的種鴿來融合我舍內的「斑系列」種鴿, 雖然我本身的「灰系列」配「斑系列」也飛出不錯的成績,但是好鴿永遠不嫌多,在這麼競爭的鴿會,如果沒有一直強化種鴿的實力,成績的起伏會很大,隨著船隊經緯度的調整,承載鴿會區域擴張,考驗操作的手路,同時也考驗賽鴿頭腦的反應,以南海賽事來說,如果沒有實戰8、9個小時能入賞的鴿系打底想在「殺流天」低成數的賽事不被擊倒很困難, 所以很多鴿友常常無法完翔五關、提早畢業,講白了就是「鳥底」,外在條件再好沒有「頭殼」也是枉然,很常聽說某人的入賞鴿摸起來不怎麼樣,但是遇到「殺流天」人家就是會「見鴿」,相反的,看好的常常害人跑路,所以也有人說鴿子「看沒」如果看有就……, 其實好壞的價值不就在此嗎?就是看沒的地方才值錢,回到「老白眼」的話題,很榮幸有機會欣賞到這位鴿友的主力鴿系,也向他請教其征戰南、北海的差別性與其作育種鴿的經驗,可說受益匪淺,再來只剩下如何引進的問題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勇鴿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